在BTC Sugar Dating這個平台上,我遇見了一個特別的她。她叫曉晴,檔案顯示她是一名圖書館管理員,愛好是閱讀和手寫筆記。她的頭像是一張在書店的自拍,背景是一排排整齊的書架,笑容清淡卻帶著一股知性的吸引力。她的簡介寫道:「不談情,只談書。如果你有本好書想分享,我願意花時間聽。」這句話讓我心動,因為在這個充滿物質與慾望的平台上,她的描述像一股清流,簡單卻直擊人心。於是我發了訊息,沒想到她回覆得很快:「最近讀了什麼書?告訴我,我決定要不要見你。」
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一家位於市中心的老書店,店裡瀰漫著舊書的紙香,木地板在腳下微微吱吱作響。她穿著一件米色毛衣,抱著一本《卡拉馬佐夫兄弟》,坐下後直接問我:「你為什麼選這本書?」我愣了一下,因為我隨口提了這本書,其實並沒讀完。她笑了笑,說:「沒關係,說說你的想法,哪怕只有一半。」那天,我們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困境,聊了書中角色的掙扎,卻沒談一句私人的事。約會結束前,我透過BTC Sugar Dating的平台轉了一筆比特幣給她,金額不大,但她檢查手機後,點頭說:「謝謝你的時間,還有你的想法。下次帶本新書。」
比特幣的支付方式讓一切變得簡單而透明,沒有繁瑣的手續,也沒有尷尬的討價還價。BTC Sugar Dating的去中心化設計,讓我覺得這段關係乾淨而平等——我們在書的框架裡交換想法,她提供陪伴,我支付報酬,沒有多餘的期待。
第二次見面,我們約在一家咖啡廳,桌上放著我帶來的《霍亂時期的愛情》。她翻開書,隨手讀了一段,然後問我:「你覺得愛情是命運,還是一場病?」我被問得措手不及,試圖用書裡的情節回答,但她總能輕鬆地將話題引向更深的層次。我們聊了馬奎斯的魔幻現實主義,聊了愛情與時間的關係,卻依然避開了彼此的私人生活。她的克制讓我既好奇又有些無奈,但我尊重她的界限。約會結束後,我再次透過平台轉帳,她發來一條訊息:「謝謝你的書單,很有趣。下次試試非小說?」
第三次見面,她建議去一間獨立書店,那裡有免費的讀書會。我們帶了各自的書——我選了《人類簡史》,她帶了《存在主義咖啡館》。讀書會上,她侃侃而談,分享薩特與波娃的哲學觀點,眼神閃爍著熱情。我看著她,心裡泛起一絲波動,但她始終保持距離,只談書,不談情。結束後,我照例轉帳,她檢查後說:「你的選書越來越有深度了,繼續保持。」她的語氣像老師在鼓勵學生,我忍不住笑了。
隨著見面次數增加,我開始期待與她的每次對話。她不像其他Sugar Baby那樣專注於物質或情感,她的世界彷彿只由書本構築。她會分享一段詩,問我對生命的看法;會推薦一本冷門的哲學書,然後靜靜聽我試著解讀。她的陪伴是精神的,卻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。BTC Sugar Dating的平台讓這種關係成為可能——比特幣支付保障了透明的交易,而她的智慧與克制,讓每次見面都像一場小型的讀書會。
有一次,我們在河邊的露天書攤散步,她挑了一本舊版的《瓦爾登湖》,說:「梭羅說簡單的生活才是自由,你怎麼看?」我說我羨慕那種遠離塵囂的日子,但現實總讓人妥協。她點頭,沒多說什麼,只是把書遞給我,說:「送你了,試著讀讀看。」那是我第一次收到她的禮物,雖然不貴,但那本書的扉頁有她手寫的一句話:「自由在於選擇。」我看著那行字,心裡湧起一股說不出的感動。
我們的第五次見面,她提議去圖書館。她說她在那裡工作了五年,對每層樓的書架都如數家珍。我們在文學區的角落坐下,她拿出一本《小王子》,說:「這本書你一定讀過,但我們來聊聊它吧。」我們從小王子的星球聊到孤獨的意義,從狐狸的馴養聊到人與人的聯繫。她說:「書裡的東西,總比現實簡單。」我試探著問她為什麼選擇這樣的關係,她笑了笑,說:「書不會讓我失望,但人會。」這是她第一次透露一點自己的內心,我卻不敢再問下去。
那次約會結束後,我像往常一樣轉帳,她檢查後發來一條訊息:「謝謝你的陪伴,這本書我們聊完了,下次換一本?」我回覆:「當然,什麼時候?」但她沒再回。我等了幾天,發現她把帳號設為隱藏,彷彿從平台上消失了。我有些失落,但看著她送我的《瓦爾登湖》,心裡又覺得這段關係已經足夠完整。
曉晴從不談情,但她的存在讓我重新思考「陪伴」的意義。在BTC Sugar Dating上,我們用比特幣交換時間,用書本交換思想,卻在無形中建立了一種純粹的連結。她的克制,她的智慧,讓我明白,真正的精神契合不需要承諾,也不需要永恆。它像一本好書,讀完後留在心裡的餘韻,才是最珍貴的。
這段經歷讓我學會,價值不只在於金錢或情感,而在於那些短暫卻深刻的交會。BTC Sugar Dating不僅是一個交易平台,更是一個讓人探索自我與他人的空間。在書頁之間,我找到了比愛情更清澈的東西——一種不被定義的自由。